党务公开实行目录管理制度
一、党务公开的目录管理范围
党务公开的目录管理范围包括县委及县委各部门。
二、党务公开目录管理原则
(一)依法依纪原则。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公开。
(二)先党内后党外原则。干部任用、党内奖惩等决策按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可以同时向社会公开。
(三)客观真实原则。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完整,公开的结果应当客观公正。
(四)注重实效原则。党务公开应立足提升公信力、强化领导力、增强凝聚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主义。
(五)结合实际原则。公开应与本单位实际情况、人民群众的要求相结合,与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相结合。
三、党务公开目录的主要内容
(一)县委党务公开目录
1、县委班子成员分工、主要职责;
2、县委实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
3、党的建设方面重大事项研究决策情况;
4、县委出台的有关决定、意见等重要文件;
5、县委重要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
6、县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及基层联系点制度落实情况;
7、县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落实情况;
8、县委领导班子成员信访接待安排情况;
9、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短信、网络等反映热点、难点问题处理情况;
10、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城建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确定情况;
11、科级干部考察、选拔任用及管理情况;
12、对各级党组织的考核情况;
13、以县委名义实施的表彰、奖励、推荐、考核等情况;
14、县委领导班子成员执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
15、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及媒体反映事项办理情况;
16、党员干部惩处问责情况;
17、其他需要公开的内容。
(二)县委各部门党务公开目录
1、组织设置、领导班子分工、主要职责;
2、党建工作年度计划、重点任务目标及上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3、领导班子成员在岗履职和分管工作完成情况;
4、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的落实执行情况;
5、党组织研究出台的有关文件、意见、制度、规定;
6、干部任免情况;
7、干部推荐、考察情况;
8、单位各类评先选优情况;
9、党员发展情况;
10、党费收缴使用情况;
11、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执行情况;
12、违规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理情况;
13、县委和本单位党组织认为需要公开的其他内容。
四、党务公开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一领导。各党组织的主要领导是党务公开目录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务工作的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县纪委负责对全县党务公开目录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办公室负责全县党务公开目录管理的业务指导。
(二)注重反馈落实。在党务公开工作中,要认真听取、对待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核实、认真解决,以适当方式公开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整改。
(三)严格考核追究。县委把党务公开工作各部门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凡列入目录管理的必须按照公开范围要求实行公开,各单位结合实际认为需要增加公开内容的,要及时向县委权力透明运行工作办公室提出,及时增加公开内容。对不按目录内容公开的或在公开过程中搞形式、走过场、敷衍塞责的要公开曝光,并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领导进行问责。
|